康巴文化

康巴人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的巴蜀文化、长江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入自有文化中,逐渐形成了既有多民族文化复合又有独特民族底蕴和浓厚宗教色彩的康巴文化。

服饰

康巴人传统服饰以裙袍为主,多用自制羊皮缝制而成,冬天则穿皮袍。旧时,有钱人家多穿虎皮、豹皮等皮袍,内着丝绸,或以丝绸镶边为装饰。现在康巴藏装更为讲究,不仅华贵精美,且颇具欣赏价值。康巴汉子多带有腰刀、护身盒等物品,并将用黑色或红色丝线与头发相辫的“英雄穗”盘结于头顶,显得刚武勇猛。康巴女子的服饰以雍容华贵著称,外衣讲究用水獭皮缝制,并拼合传统图案予以修饰。康巴女子有头饰、胸饰、背饰、腰饰和其他饰物,往往是代代相传的宝物,如用九眼天珠、玛瑙、翡翠、红珊瑚、绿松石、蜜腊和金银精工细作而成,给人古朴庄重、厚实华丽之感,成为其家庭财富的标志。


02160006641-16082612055684.jpg


正如一首民歌中所唱:我虽不是拉萨人,拉萨装饰我知道。铜带系腰口琴吊,把珍珠冠头上罩。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项珠三串胸前抛。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定日一带)人,霍柯装饰我知道红绿带儿绕满腰。我虽不是达多(康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红绳扎发满头绕。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大小银盘头上套。我虽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银丝缠发额前飘。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头包凤帕腰悬刀。


光影魔术手拼图2.jpg


民居

康巴民居有农牧区之分。

牧区一般住帐篷,这种帐篷多用牦牛绒线编织而成。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正脊留有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内部周围用草泥或土坯垒成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所采用的特殊建筑形式。


02160006641-16082612055684_o_副本.jpg


农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下面一层放杂物,上面为经堂、厨房、寝室和存放粮食的库房,牧草和粮食则在阳台上晾晒。这种房屋也有高三、四层的,安排自然会更细致。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而木质结构却轻巧灵活地和大面积灰暗沉重的石头形成对比,给人以庄重之感又趋向丰富变化,不仅解决了房屋的功能问题又兼顾了艺术效果,自成格调。

饮食

牧区以牛羊肉、乳制品、糌粑、面粉为主,兼食“卓马”(俗称人参果);农区以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荞麦等为主,乳制品、洋芋、牛、羊、猪肉、大豆、芸豆等为辅,大渡河一带还食鱼及蔬菜水果。  


饮食1fu.jpg


牧区以酥油为主要食用油,兼牛羊板油,基本无植物油。农区则以猪膘、猪板油为主,兼酥油,并有少量核桃、菜籽、花生等植物油作补充调剂。40年代后,食用植物油渐为普及,如今已成为主要食用油之一。

婚嫁

藏族婚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新婚俗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遵循传统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成婚。

求婚:在稻城,藏族男女双方订婚前,一般都得请活佛占卜打卦看是否合属相,再送哈达给对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

订婚: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订婚当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亲人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对方父母养育女儿时"奶钱",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以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

结婚:结婚头天,男方得派人把服装、巴珠、嘎乌、手镯等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迎亲当天,男方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给新娘骑的怀孕的母马,这匹马的颜色必须与女方属相吻合,同时带上彩箭。马队到达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又把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当新娘出门时,女方家一人手拿彩箭和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新娘走远。

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据说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三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嫁妆清点完毕,便把清单放在高脚盘上,置于新郎面前,意思是交于他收起。


婚假1s.jpg


丧葬

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丧葬方式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 ,不同的葬法根据死者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而定。

塔葬:又称灵塔葬,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或佛之爪发的习俗,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只有极少数活佛死后才能实行这种葬礼。先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冲洗肠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塔瓶”之内,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久不腐,且皮肤柔软如生。

火葬: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佛教徒纷纷效仿。

天葬:天葬又称鸟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将逝者用白布裹好, 放置在屋内一角的土坯上,请喇嘛念经超度,使死者的灵魂能朝日离开肉体,大致念个三、五天,便挑个吉日出殡,期间逝者家人不得喧哗、谈笑、洗脸、梳头,必须在家门口挂一个围有白色哈达的红色陶罐,罐内放有食物供逝者灵魂食用。出殡当天,家人将尸体衣物脱掉,用白色氆氇裹起来,然后背起尸体沿地上画着的白线走到大门,交给天葬师,家人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台,途中背尸体的人不得回头看。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一般都在清晨进行,过程虽较残酷,但藏族人民相信它合乎菩萨舍身布施苍生,能使灵魂升天。为了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当地政府已明文规定,未经允许不得观看天葬,更不允许私自摄影和拍照。

水葬:水葬是小孩、疾病者和孤寡者所采用的葬法,即用白布将尸体一裹,丢入水中喂鱼。藏南一带因无鹫鹰,无法举行天葬,所以也多采用水葬。

土葬:藏族人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所以生前做过坏事的人采用土葬法。


葬礼0.jpg


名字

藏族的名字多是男女共用的,如达瓦、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部分是严格区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母、卓玛、卓嘎、央金、桑母、曲珍、拉珍、拉母、仓(姆)觉等;部分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堆等。藏族人民多采用活佛赐名,以希冀给新生儿带来美好的祝福,如“尼玛”象征太阳,“达瓦”代表月亮,“扒初”则是小猪的意思,“白玛”代表莲花般纯洁,“巴桑”意指金星,“次仁”代表着长寿,“拉则”表示像仙女一样,“金珠”意味着解放,“德吉梅朵”象征着幸福花等。

藏历年

藏历年,又称洛萨节、洛皇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藏区及不丹和蒙古。藏历年起源于象雄本教,受汉历和印度时轮历影响,距今已有970多年历史,和春节基本都在同一月中,所以塔尔寺的僧伽欢度藏历年同时也欢度春节。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清扫殿堂和僧舍,准备礼佛供品,做油炸果、嘉娄玛(又称席辫)、花卷等,二十四日晚祭灶神。藏历同汉历一样也把元月定为孟春,把元月一日定为新年之始,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藏历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历年从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持续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便开始准备年货,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新苗。“切玛”和青稞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近年关时,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用酥油和白面炸油馃子(卡赛),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


藏历年0.jpg


除夕当天,各家在佛像前摆好食品,要吃面团突巴(古突),特意制作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的面团,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特殊夹心的人,要即席吐出引起众人发笑,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紧接着,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头等残渣倾入楷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1:00

选择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28-85316020
上午9:00-下午17:30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